一日双响!两家上市公司同天宣告退市,均遭监管重罚

时间:2025-09-16 10:51:57 来源:本站 点击:7


资本市场雷声隆隆,两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同日步入退市程序,监管重拳之下,投资者索赔大幕也已拉开。9月15日,中国资本市场同时上演了两起退市大戏

*ST苏吴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当日收盘价为0.95元/股,低于1元面值,存在因股价低于1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

而同一天,*ST紫天则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证券简称变更为“紫天退”。1994新澳门原料免费刘鹏律师指出:退市已是定局的情况下,普通投资者应极度谨慎,切勿火中取栗。

退市危机:两公司走向不同退市路径

江苏吴中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公司股价已低于1元面值,面临“面值退市”。根据相关规定,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上交所将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另一方面,公司还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2025年7月13日,公司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2020-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ST紫天的退市路径则更为明确。公司已于9月15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整理期为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10月13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财务造假:巨额数字背后的欺骗

退市路径虽然不同,但两家公司均涉及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

据公告,*ST苏吴通过子公司与多家关联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连续四年虚增业绩。2020年至2023年期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公司及公司多名责任人被罚款总计3050万元。

此外,公司通过支付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采购款等形式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形成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2020年年末-2023年年末,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累计47.56亿。

*ST紫天的造假行为更为惊人。公司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多种手段连续两年虚增收入合计24.99亿元。

2022年年度报告中,公司虚增收入7.78亿元、虚增利润0.8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44.59%。

并且该公司在监管现场检查时拒绝配合,阻碍监管现场执法。*ST紫天及公司管理层12人则被处罚3840万元。

 

投资者索赔:维权通道已开启

随着行政处罚落地,受损投资者的索赔通道也已开启。

针对*ST苏吴,律师团队依据处罚内容,初步判断符合于2019年4月20日-2025年2月26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2月27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即可加入维权行列。

针对*ST紫天,符合于2023年4月28日-2024年10月27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10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以及于2024年1月31日-2024年4月30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5月1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即可加入。

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案例再次表明,随着资本市场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成本不断提高,投资者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此外两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均难逃此咎。证券机构怠于履行“看门人”职责,参与或配合财务造假,也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审计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在后续索赔诉讼中将被列为被告,共同追责。

 

 

 

 


二维码
二维码